真實案例
2020年9月1日13時30分許,事主胡女士(北京某協(xié)會秘書長)在家中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稱事主的一個快遞丟件了,稍后會有人聯(lián)系事主辦理理賠。幾分鐘后,事主接到另一個電話,稱給事主辦理理賠,并讓事主添加對方QQ好友。事主添加對方為QQ好友后,對方發(fā)來了一個二維碼,讓事主用某支付軟件掃描這個二維碼,然后在彈出的界面上填寫事主姓名等個人信息及銀行卡信息。緊接著,事主的手機收到了好幾條驗證碼短信,對方在電話里要求事主告知驗證碼。事主由于要開會,在沒有細看短信內(nèi)容的情況下就把一條驗證碼告訴了對方。隨后,事主意識到可能被騙,沒再繼續(xù)告訴對方其他驗證碼,并將支付軟件綁定的2張銀行卡凍結(jié)。經(jīng)事主查詢交易流水,發(fā)現(xiàn)其中一張銀行卡上損失人民幣9980元。
騙術揭秘
第一步:冒充快遞公司給事主打電話稱快遞丟失,可以辦理理賠。
第二步:冒充快遞公司理賠人員,添加事主微信、QQ好友,發(fā)送帶有木馬病毒的二維碼,要求事主掃碼并填寫個人信息。
第三步:索要事主驗證碼實施詐騙。
話術關鍵點
1.第一個嫌疑人打電話告知事主有快件丟失,稍后有人為受害人辦理理賠,這是第一步的鋪墊,讓受害人在心理上有一個關于理賠的預設。
2.第二個嫌疑人撥打事主電話,自稱是幫助事主理賠的工作人員。因受害人事先心里有過預設,因此會同意對方因理賠事宜而對提出的要求。
3.對方要求添加QQ或者微信好友,通過發(fā)送二維碼的方式向受害人手機植入病毒或者誘導事主進入對方后臺服器,填寫銀行卡信息。
4.當事主手機收到驗證碼后,催促事主告知驗證碼,以刷卡消費或?qū)⑹轮骺▋?nèi)的錢轉(zhuǎn)走。
易受騙群體
缺乏核驗意識,不了解退換貨規(guī)范流程或途徑的群體。易發(fā)案年齡段為20-35歲的青年網(wǎng)購群體。
警方提示
1.接到快遞丟失可以辦理理賠的電話,要通過原購物渠道了解具體情況,不要輕信一面之詞,在心里預設快遞丟失。
2.不要輕易該添加陌生人為好友。正規(guī)客服更不會以此種方式和消費者進行溝通。
3.不要隨意掃碼對方發(fā)來的二維碼或點擊鏈接,這很有可能是病毒或者惡意鏈接。
4.不能將驗證碼告訴任何人。正規(guī)客服也不會向消費者索要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