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nèi)容:
《力學單位制》
· 力學是研究物體運動變化的過程中力與運動關系的,因此,聯(lián)系物體自身性質(zhì)的量(質(zhì)量)和空間尺度的量(長度)以及時間,必然與物體受力后運動變化聯(lián)系得最密切、最普遍,所以這三個物理量也最基本。事實表明,用這三個量做基本單位,可以使力學中的單位數(shù)目最少。
一、單位制:
1.基本單位:所選定的基本物理量的單位
(1)物理學中,共有七個物理量的單位被選定為基本單位。
(2)在力學中,選定長度、質(zhì)量和時間這三個物理量的單位為基本單位。
2.導出單位:由基本單位推導出來的單位叫導出單位。
如:m/s,m/s2,N,Kg/m3,kg·m/s。
二、物理量與單位
· 從根本上說,所有的物理量都是由基本物理量構(gòu)成的,在力學范疇內(nèi),所有的力學量都是由長度、質(zhì)量和時間這三個基本物理量組成的,因此基本物理量的單位選定也就決定了其他導出物理量的單位。
· 速度公式v=s/t,位移單位選m,時間單位選s,速度的單位是m/s。
· 加速度公式為a=(vt-v0)/t,速度單位是m/s,時間單位是s,則加速度的單位是m/s2。
· 牛頓第二定律公式為F=ma,質(zhì)量單位選kg,加速度單位選m/s2,則力的單位是N(=kg·m/s2)。
三、非國際單位(不是導出單位)
單位制: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的總和叫做單位制。
· 由于基本單位的選擇不同,歷史上力學中出現(xiàn)了厘米、克、秒制和米、千克、秒制兩種不同的單位制,工程技術領域還有英尺、秒、磅制等單位制。
四、組合單位的讀法
· 組合單位的漢文名稱與其符號表示的順序一致。在只有名稱而不出現(xiàn)符號的場合,名稱的順序應該與有符號的情況下一致。如單位由相乘構(gòu)成,無論是否使用乘的符號,名稱中無對應“乘”的詞,符號中的除(斜線和出現(xiàn)的負指數(shù)),名稱中對應的詞為“每”字,“每”字只出現(xiàn)一次而與分母中的單位多少無關。
· 例如:力矩的SⅠ單位名稱為“牛頓米”(因其符號位N·m)密度的SⅠ單位名稱為“千克每立方米”(因其符號位kg/m3)。
五、力學國際單位制(SⅠ)在解題中的應用
1.在解題計算時,已知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制,計算過程中不用寫出各個量的單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寫出所求量的單位即可。
2.物理公式既反映了各物理量間的數(shù)量關系,同時也確定了各物理量的單位關系。因此,在解題中可用單位制來粗略判斷結(jié)果是否正確,如單位制不對,結(jié)果一定錯誤。
此內(nèi)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趙老師
男,中教高級職稱
優(yōu)秀教師、勞動模范,市物理教學與研究科研組帶頭人,注重教學改革與實踐,具有豐富的物理基礎教學經(jīng)驗